什么是骨扫描

2024-09-1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病情分析:骨扫描是一种医学成像技术,用于检测骨骼系统的异常,如骨折、感染、肿瘤和代谢性骨病。该方法通过注射放射性物质并利用特殊相机拍摄骨骼的图像,提供详细的信息。

1.骨扫描主要使用一种称为放射性示踪剂的物质,这通常是含有微量放射性的同位素,如锝-99m。该示踪剂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体内,并在数小时内集中到骨骼中。

2.随着时间推移,放射性示踪剂会聚集在新陈代谢活跃的骨组织中,例如受到损伤或疾病影响的区域。在这一过程中,示踪剂发出的伽马射线被特殊的伽马相机捕捉到,生成二维或三维图像。

3.整个过程通常需要几小时,包括注射后等待示踪剂分布的时间和实际成像时间。成像过程本身需时30-60分钟不等,具体时间取决于扫描部位和所需图像的清晰度。

4.骨扫描具有高灵敏度,能够早期识别许多骨骼疾病。例如,它可以检测到放射学检查尚未显示出来的微小骨病变,有助于早期治疗。

在进行骨扫描前,患者需告知医生是否存在怀孕、哺乳,以及对放射性物质或药物过敏的情况。扫描结束后需饮用大量水,有助于排出体内残留的放射性示踪剂。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