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齿的正确做法和作用

2024-09-1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病情分析:叩齿是一种中医传统保健方法,通过有节奏地上下牙齿轻轻碰撞,达到保健作用。正确的叩齿做法和其具体作用如下。

正确做法:

1.准备姿势:取站立或坐姿,身体放松,闭上嘴唇,使上下牙齿自然轻合。

2.叩齿步骤:

轻叩:上、下牙齿以轻柔、均匀的力量碰撞,不要用力过猛,每次碰撞20-30次。

分组:一般分为前、中、后三个区域进行,即前门牙区、两侧前磨牙区以及最后的臼齿区,每个区域各20-30次。

呼吸调节:叩齿过程中保持自然呼吸,动作平稳。

3.频率与时间: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2-3分钟即可,有条件还可以在饭后进行。

作用:

1.促进口腔健康:

刺激牙龈,提高血液循环,从而防止牙龈萎缩。

增强唾液分泌,唾液富含多种酶和抗菌物质,有助于清洁口腔和预防蛀牙。

2.强化消化功能:

通过增加唾液分泌,促进食物初步消化,增加食欲,促进胃肠蠕动。

3.增强免疫力:

唾液中含有溶菌酶等物质,可以抑制口腔内病菌繁殖,提高身体免疫力。

4.缓解面部疲劳:

长期坚持叩齿可以锻炼面部肌肉,减轻因紧张导致的面部疲劳和不适感。

叩齿时务必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牙齿和牙龈。某些口腔疾病患者,如严重牙周炎、牙龈出血等,应咨询专业医生建议后再进行叩齿练习。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