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癌切除后的可能后遗症有哪些

2025-06-2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乙状结肠癌切除手术后,患者可能会经历一系列后遗症,这些后遗症因人而异,但常见的包括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腹胀及营养吸收问题。

1.排便习惯改变:在乙状结肠被部分或全部切除后,患者可能会发现其排便频率和形式发生变化。这是因为手术对结肠的长度和功能产生了影响。大约50%的患者可能会经历这一问题。

2.腹泻或便秘:由于结肠的一部分被移除,水分重吸收能力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腹泻。手术后的肠道蠕动也可能出现不协调,导致便秘。这两种情况在术后初期较为常见,长期随访中约30%至40%的患者仍可能受到影响。

3.腹胀:术后,由于气体无法有效通过消化道,部分患者可能会感到腹胀或不适。许多患者会在术后6个月左右逐渐适应这种变化。

4.营养吸收问题:虽然乙状结肠不是主要的营养吸收部位,但其切除可能对整体的胃肠功能产生影响,进而导致某些营养物质吸收不良。这可能会影响体重和全身健康状态。

5.疼痛和伤口愈合:手术后,局部疼痛及伤口愈合不良也是需要注意的方面。大多数患者会在数周内恢复,但有些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术后监测和管理对于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在早期阶段密切关注上述症状,遵循医生指导进行康复训练和饮食调整,有助于减少长期并发症的发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