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蛋白质负荷增加:上消化道出血时,血液进入胃肠道,这些血液在肠道内被细菌降解成氨等含氮化合物。对于肝功能减退的患者,这些化合物不能被有效代谢并清除,从而导致血氨水平升高。因为氨是肝性脑病的关键致病因子,过量的氨会通过血脑屏障积聚在大脑中,引起神经毒性效应。
2.血容量减少和低血压:严重的出血会导致血容量减少,进而引起低血压和组织灌注不足。特别是肝脏组织可能因此缺氧,进一步削弱其代谢能力,减少对氨的清除效率,加重氨中毒风险。
3.电解质失衡:消化道大量出血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如低钾血症和酸碱平衡紊乱。这些变化会影响脑细胞的功能,增加肝性脑病的发生概率。
4.肠道菌群改变:出血后,肠道内环境可能发生变化,使有害细菌繁殖更多,并产生更多的氨和其他神经毒素。这些代谢产物无法被肝脏充分处理,会直接影响大脑功能。
由此可见,上消化道出血通过多重途径促使氨水平升高和其他代谢紊乱,最终诱发肝性脑病。对于有肝功能障碍史的患者,尽早识别和处理上消化道出血是预防肝性脑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