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心脏间隔缺损病例者,子代发生概率更高。某些基因突变也与此类缺损相关。
2.环境因素:孕期母亲接触到特定药物、化学品或放射线等可能增加胎儿患病风险。例如,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与心脏缺损之间存在关联。
3.孕期健康状况:母亲在怀孕期间如果患有糖尿病且控制不良、肥胖或酗酒,也可能影响胎儿心脏的正常发育。
4.年龄因素:高龄产妇(35岁以上)的胎儿更易出现心脏间隔缺损。
5.营养因素:叶酸摄入不足被认为可能增加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建议适龄女性在备孕和怀孕期间注意补充叶酸。
心脏间隔缺损的具体原因通常较为复杂,往往是遗传和环境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并管理这些风险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此类缺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