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急性期处理:在脑出血急性期,维持适宜的血压水平可以减少进一步出血和脑损伤的风险。一般建议将收缩压控制在140-160mmHg之间。这一数值可能因个体差异及临床状况而调整。
2.长期管理:在急性期过后,长期血压管理同样重要。高血压是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维持正常血压对于防止复发至关重要。目标通常是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3.药物调整:降压药的使用应基于患者的整体医疗状况、原有的高血压治疗方案以及急性期后的恢复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调整降压药的种类还是剂量。
4.风险评估:任何药物调整都应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其他并存疾病以及对降压药的耐受性等。
个体化治疗方案由专业医生制定,并需定期监测和调整。未经专业建议,不应私自改变药物剂量或停药,以免引发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