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影像学检查
超声:腹部超声是基础筛查工具,可发现胰腺肿块或周围器官改变,但分辨率有限,适合初步评估。
CT扫描:增强CT是胰腺癌确诊和分期的重要手段,敏感性可达80%-90%。它能够清晰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磁共振成像:MRI特别是MRCP技术对胰管系统有更高的分辨能力,有助于鉴别良恶性病变。
PET-CT:可以评估是否存在远处转移,适用于胰腺癌分期和治疗效果监测。
2.内镜检查
内镜超声:通过内镜头靠近胰腺,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图像,同时进行针吸活检以获取组织样本。其准确性通常高于普通影像学检查。
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用于明确胰胆管梗阻情况,可辅助取样病理检查,但侵入性较大,多用于疑难病例。
3.实验室检查
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是常用的标志物,在胰腺癌患者中升高显著,敏感性约为70%-90%。但需注意其特异性不高,仅作为辅助诊断指标。
其他指标:CEA水平也可能升高,但其诊断价值有限。
4.组织病理学检查
经细针穿刺活检:通过影像或内镜引导从胰腺病变部位获取细胞或组织样本,是确诊胰腺癌的金标准。细胞学检查确认恶性特征后才能最终确诊。
早期胰腺癌常无明显症状,因此当出现黄疸、腹痛、体重下降等表现时,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综合影像学、血液学及病理学结果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