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胃间质瘤是一种来源于胃壁间叶组织的肿瘤,其恶性程度与多个指标相关。一般认为,直径超过5厘米的胃间质瘤具有较高的恶性风险。
2.核分裂象是评估胃间质瘤是否为恶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每50个高倍镜视野中核分裂象超过5次,则提示肿瘤可能为恶性。核分裂活跃度越高,复发或转移的风险越大。
3.肿瘤所在部位也影响其生物学行为。胃间质瘤比小肠间质瘤的预后相对好。一些研究显示,即使同样大小和核分裂象的肿瘤,在不同部位的恶性潜能可能有所差异。
4.其他病理学特征如肿瘤完整性、表面溃疡情况及基因突变类型(例如c-KIT或PDGFRA突变)也可辅助判断恶性程度。
胃间质瘤的具体诊治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方案,通常包括手术切除以及术后靶向药物治疗,如伊马替尼,以降低复发或转移风险。在明确诊断前,应保持密切随访并进行必要的临床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