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特别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治疗强迫症的主要药物。研究显示,大约60%-70%的患者能够在药物治疗后症状显著缓解,但需要遵医嘱长期服用,通常至少持续12个月或更久。
2.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尤其是暴露与反应预防技术,被公认为治疗强迫症的有效方法。其核心是帮助患者逐渐适应引发强迫思维的情境,并阻止其实施强迫行为,研究指出70%-80%的患者可能会从中受益。
3.结合治疗:对于重度强迫症,单一治疗手段常不足以达成理想效果。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联合使用可互相促进,增强疗效。
4.神经调控治疗:对极少数药物和心理治疗均无效的重度患者,可考虑脑深部刺激术等神经调控技术。该方法通过调节大脑特定区域活动来缓解强迫症症状,有效率在50%左右,但需谨慎评估适应症。
5.个体化管理:养成规律作息、避免精神压力过大、有计划地进行心理训练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
强迫症是一种慢性精神障碍,但通过科学干预和积极配合,可以实现症状的有效控制甚至接近痊愈,应坚持规范诊疗并保持乐观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