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寻求专业帮助:
心理治疗是首要措施。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调整消极思维模式,增加对饮食的接受度。
药物治疗可能适用于中重度患者,例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它们既能缓解抑郁症状,也可能改善食欲问题。
与医生配合治疗计划,并定期随访评估疗效和副作用。
2.营养支持与进食策略:
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每天进食4-6次,降低一次进食带来的压力。
选择高热量、高蛋白且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奶制品、鸡蛋、豆腐等,尽量补充基础营养需求。
制备色香味俱佳的食物,通过视觉和嗅觉刺激提升食欲。
3.生活方式干预:
保持规律作息,确保每天6-8小时的睡眠,减少疲劳感对食欲的不良影响。
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的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或太极,有助于改善情绪和胃肠功能。
借助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技巧缓解焦虑情绪,从而减轻拒食倾向。
4.社会支持与沟通:
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通过亲友支持缓解孤独感,提高情绪稳定性。
对于家属和朋友,应避免强制喂食,而是以关怀和耐心营造温暖的饮食氛围。
抑郁症相关的厌食不仅影响心理健康,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危及生命。及时干预、多方面入手,是促进患者恢复的有效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