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睡眠质量不足
即使入睡时间较早,如果深度睡眠的比例不足,身体和大脑无法充分恢复,依然会感到疲劳。成年人深度睡眠一般占总睡眠时间的20%-25%,而深度睡眠不足可能是因为环境噪音、过高或过低的室温、睡眠呼吸暂停等因素引起。
2.睡眠时间不匹配生物节律
人体的生物钟由内源性昼夜节律决定,无论早睡还是晚睡,只要入睡时间与生物钟不同步,都会影响休息效果。例如,有些人属于“夜型人”,早睡反而打乱节律,导致第二天精神状态欠佳。
3.睡眠周期未完成
每个人的睡眠周期约为90分钟,包括浅睡期、深睡期和快速眼动睡眠期。如果在一个周期尚未结束时醒来,会处于“睡眠惯性”状态,这种情况会导致短时间内持续昏昏欲睡。
4.饮食和生活习惯干扰
睡前摄入咖啡因、酒精或高糖食品容易影响睡眠质量。缺乏规律的作息、久坐不动等生活方式也可能加重晨起困倦感。
5.健康问题
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慢性疲劳综合征或抑郁症等可能导致睡眠再充足,仍然感到困倦。另外,睡眠障碍如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需要特别注意。
6.心理压力或情绪问题
长期处于压力或焦虑状态可能导致非恢复性睡眠,即看似睡眠时间足够,但身体及心理并未得到实际修复。
第二天感到困倦并非单纯由睡眠时间决定,还受睡眠质量、生物节律和个体健康状况影响。若客观条件无法改善困倦症状,应考虑进行医学评估以排除潜在疾病,并调整生活习惯和工作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