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药物治疗:
常用抗焦虑药物包括苯二氮卓类药物,这类药物起效迅速,可缓解急性焦虑症状,但需严格按照医嘱短期使用,以避免依赖性。
部分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或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这些药物对焦虑症状有长期疗效,通常需要数周才能发挥作用。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可用于控制部分伴随症状,如心悸和震颤,但不能直接影响情绪状态。
2.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是常用的一线治疗方法,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并纠正导致焦虑的非理性思维模式,从而减轻焦虑感。
放松训练、正念疗法等辅助技术也可以降低生理arousal水平,缓解焦虑反应。
在急性发作期间,可以通过深呼吸练习或逐步肌肉放松法来缓解紧张情绪。
3.生活方式调整:
保证规律睡眠,失眠会加重焦虑症状。
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这些物质可能诱发或加重焦虑反应。
适当进行身体活动,例如每天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提高神经递质水平,缓解负面情绪。
建立健康的社交支持系统,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可以获得更多情感支持。
急性焦虑症需要综合治疗,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如果症状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应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避免发展为慢性焦虑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