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重复性动作:小孩可能反复进行一些特定行为,例如洗手、多次检查门锁、走路时踩特定的砖缝等。这些动作常常是因为内心的焦虑或害怕某些事情发生。
2.过度担忧:小孩可能会极度担心自己或亲人受到伤害,害怕疾病传染,或者对已经完成的任务感到不安,如认为作业没有写好,尽管已经反复核对。
3.不可控的观念:可能会出现一些难以摆脱的、不合逻辑的观念,比如怀疑自己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即使这些担忧与实际情况毫无关联。
4.仪式化行为:为了缓解内心的不安,小孩可能会发展出一套固定的“仪式”来对抗焦虑,例如必须按照固定顺序穿衣、吃饭,或在离开房间前反复确认物品摆放位置。
5.要求他人参与:有时强迫症的小孩会要求周围的人配合其强迫性行为,例如让家长重复回答相同的问题或参与某些仪式。
6.时间消耗:强迫症行为通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显著影响日常活动。例如,由于反复检查作业或课本而经常上学迟到。
7.情绪变化:由于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可能会伴随易怒、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8.社交困难:可能因强迫性行为或思维模式而导致和同龄人关系紧张,甚至逐渐回避社交。
如果发现小孩有上述表现,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强迫症是一种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得到有效控制的疾病,及早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