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慢性疾病或急性病的影响:
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可能会导致疲劳感增加,从而表现为嗜睡。而急性疾病如感染、脑卒中等也可能引起精神状态改变。
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导致新陈代谢减慢,使得患者感到乏力和嗜睡。
2.脑部病变或神经系统问题:
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可能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引发精神不振和过度嗜睡。
脑血管疾病,如小范围脑梗死或脑供血不足,也可能导致注意力下降、倦怠感增强。
3.药物副作用:
一些治疗高血压、抑郁症、焦虑症的药物,或者含镇静成分的药物,常常会引起困倦的副作用。老年人由于代谢功能下降,对这些药物的耐受性更低。
4.营养不良或缺乏微量元素:
老年人如果长期饮食不规律,或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B12及铁元素,可能导致精神不振和疲劳感。
5.睡眠质量差或睡眠障碍:
夜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老年人群体中特别常见的问题,可导致白天过度嗜睡。
同时,老年人通常容易因夜间排尿频繁或失眠而影响整晚休息。
6.心理健康问题:
抑郁症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会表现为对事物丧失兴趣、精力不足以及昼夜颠倒的睡眠模式变化。
若发现老人精神不振且嗜睡的现象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应尽快寻求医疗帮助以明确诊断并进行针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