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策略:
深呼吸和正念冥想:深呼吸可以刺激迷走神经,帮助放松身体。每天进行10-20分钟的正念冥想有助于减少压力。
认知重构:遇到触发情绪的事件时,可以尝试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例如,对于突发状况,不妨将其视为挑战而非麻烦。
情绪记录:记录每日主要情绪触发点,帮助发现自身情绪波动的规律,并逐步改善针对性应对方式。
2.生活方式调整:
保证睡眠质量:成年人每晚需要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长期睡眠不足会加重情绪不稳定。
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B、镁和omega-3脂肪酸,这些营养成分可能影响神经递质的功能,从而改善情绪。
定期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行,可以促进多巴胺和内啡肽的释放,增强幸福感。
3.生理因素识别和干预:
检查激素水平:甲状腺功能异常、皮质醇分泌过多等可能导致情绪波动,需要通过医学检查排除。
关注心理健康:如果出现持续的情绪问题,如焦虑症或抑郁症,应及时进行心理咨询或寻求专业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减少外界压力:通过明确优先级、学会拒绝无意义的任务来合理管理时间,避免因过量负担引发情绪失控。
培养自我觉察能力并在早期有效干预,可以使情绪得到较好控制,同时也需关注是否存在潜在的生理或心理疾病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