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选择低脂肪、高蛋白质的食物
高脂肪食物会延长胃的排空时间,可能加重胃痛。建议选择瘦肉、鱼类、豆腐、鸡蛋等富含优质蛋白质且脂肪含量较低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被消化吸收,有助于修复胃黏膜。
2.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膳食纤维可以帮助维持消化系统健康,但不可过量摄入以免增加胃部负担。适量摄入燕麦、小米、香蕉、红薯等既温和又有益于消化道的食物。
3.注意进餐频率与量
采取少量多餐方式,每日进餐4-6次,每餐不宜过饱,七分饱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胃酸分泌、防止胃壁受到过多刺激。
4.避免刺激性食物
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咖啡因饮料(如咖啡、浓茶)、高酒精浓度饮品或碳酸饮料都可能引发或加重胃疼。需要避免油炸食品和过于生冷的食物,以免增加胃部压力。
5.多食用护胃的食物
食物如小米粥、牛奶(无乳糖不耐受情况下)、蜂蜜、甘蓝等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可以适量加入日常饮食中。
6.保持饮食规律
定时定量饮食,避免长时间空腹或暴饮暴食,尤其是睡前两小时不要吃东西,以防胃酸反流导致不适。
7.补充足够水分
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温水,有助于稀释胃酸并促进消化功能,但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8.避免特殊药物的刺激
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和布洛芬,有可能损伤胃黏膜。服用此类药物时,应咨询医师是否需要随餐服用或搭配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改善胃疼症状或减少发作风险,对于慢性胃病患者,这些饮食调整尤为重要。若胃疼持续存在、伴随严重症状如呕血、黑便,则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