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妊娠期代谢增加
孕期基础代谢率显著升高,尤其是在孕晚期,身体需要为胎儿提供更多能量。这种代谢增加会导致体温调节中心敏感性变化,使得夜间容易出汗。但这种出汗通常是短暂性的。
2.激素水平波动
孕晚期雌激素和黄体酮水平较高,会影响植物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引起体温调控不稳定,从而出现睡觉时出汗。同时,激素波动也可能引起偶发性畏寒感。
3.血液循环及贫血因素
孕期血容量增加约30%-50%,但若铁摄入不足,可能导致孕妇贫血,表现为怕冷、疲乏等症状。此时需要进一步检查血常规指标,明确是否存在缺铁性贫血,并补充铁剂。
4.环境及穿着因素
睡眠环境过于闷热或衣物选择不当,也可能加重出汗情况。建议卧室维持在18-22℃范围,并使用透气性好的床上用品。
5.甲状腺功能异常
孕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均可能引起上述症状。建议通过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激素检查评估甲状腺功能状态。
6.感染性疾病
夜间多汗有时与感染相关,例如病毒感染或泌尿系统感染。若伴随低热、疲劳或其他不适,应及时就诊排查。
7.心理及压力因素
孕晚期往往面临分娩的心理压力,这种情绪波动可能影响植物神经系统,进一步导致体温调节异常。
如果上述现象没有伴随其他明显不适,可以从调整生活习惯入手,比如改善睡眠环境、适当补充营养等。如果情况持续或伴随明显乏力、心慌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评估潜在病因,以确保母体和胎儿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