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沉淀一段时间后有沉淀物是怎么回事

2025-05-0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尿液在沉淀一段时间后出现沉淀物并不一定是病理性的。通常情况下,这是因为尿液中的一些固体成分在静置后析出形成的。

1.尿酸盐:尿液中含有尿酸盐,这些盐类在温度变化或浓度增高时容易析出,尤其是在冷却的条件下形成晶体,从而出现沉淀。这种情况多见于高蛋白饮食者或饮水量不足者。

2.磷酸盐:特别是在碱性尿液中,磷酸钙或者磷酸镁铵等盐类可能会沉淀。这种情况常见于摄入较多的乳制品或蔬菜的人群。

3.细胞和微生物: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可能含有少量的上皮细胞、白细胞、红细胞或偶尔的细菌。在尿液放置过久后,这些细胞和细菌可能聚集形成可见的沉淀。

4.其他化学物质:尿液中还有其他化合物如草酸钙,也可能在某些条件下沉淀,但这通常不是常见现象。

5.感染或疾病:如果伴随其他症状如尿频、尿痛、尿急或尿色异常等,可能提示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肾结石等。

短期观察到尿液沉淀不必过于担心,但若长期存在且伴随其他不适,应及早就医检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