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肾功能衰竭:肾脏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液体。如果肾功能衰竭,肾脏无法正常工作,导致尿量减少甚至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通常由严重感染、药物毒性或急性疾病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则可能由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
2.尿路梗阻:尿路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如果这些部位出现梗阻,如结石、肿瘤或狭窄,会影响尿液排出。急性梗阻会迅速导致尿量减少,而慢性梗阻则可能逐渐加重症状。
3.膀胱功能障碍:膀胱肌肉或神经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储尿和排尿困难。常见原因包括神经性膀胱、前列腺增生(男性)、盆底肌无力等。此类问题可能会使人即使有尿意,也难以顺利排尿。
4.血容量不足:大量出汗、呕吐、腹泻或其他原因导致身体失去大量液体,可能会减少尿量。这是因为身体为了维持必要的血液循环,会优先保留水分,减少排尿。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麻醉剂等,可能会影响膀胱收缩功能或引起尿潴留,从而减少尿量。
当出现喝水后不排尿的情况,应及早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及时治疗相关疾病和改善生活习惯,有助于恢复正常的排尿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