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临床评估:医生会首先进行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症状的性质、持续时间和诱因等关键信息。
2.实验室检测:需要检查心肌酶、肌钙蛋白等指标,以确定心肌是否有损伤。还可能进行血脂、糖尿病等相关实验室检查。
3.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诊断心肌缺血的重要工具,可观察到典型的ST段变化,帮助评估缺血的程度和范围。
4.影像学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或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明确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阻塞情况。
5.药物治疗:可能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等来改善心肌供血和预防进一步缺血事件。
6.介入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存在严重的冠状动脉阻塞,可能需要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肌缺血可能与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反应有关,也可能是原有心血管疾病的表现。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度锻炼和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定期进行医学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