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药物管理:
抗凝药物:应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利伐沙班等,可以预防血栓形成,降低中风风险。医疗专业人员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
控制心率药物: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来控制心率,如美托洛尔、地尔硫卓等。
控制节律药物:氟卡尼、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帮助恢复或维持正常心律。
2.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避免高胆固醇食品。
戒烟戒酒:烟草和酒精会加重心脏负担,应尽量避免。
适度锻炼:保持适量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心脏健康,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定期监测:
定期就医: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心电图、血液检测(包括INR值)等,确保治疗效果良好。
自我监测:学会自测脉搏,观察是否有异常变化。如发现心跳过快或不规则,应及时就医。
通过合理的药物管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监测,能够有效控制房颤症状并减少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