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治疗中放置支架的作用

2025-04-1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脑卒中治疗中,放置支架是一种用于恢复血流、预防再狭窄的介入疗法,主要应用于缺血性卒中。在急性期和预防复发中,支架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1.恢复血流: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中,支架被用于机械取栓,即通过导管将支架送入堵塞的血管中,将血栓捕获并移除。此过程可以显著改善血液流动,降低神经功能损害的风险。研究表明,在发病6小时内进行机械取栓的患者中,约有60-70%的患者能够实现血管再通。

2.预防再狭窄:对于颅内或颈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植入支架可以支撑血管壁,保持血管畅通,有效预防狭窄再次发生。临床数据显示,对于有症状且狭窄程度超过70%的患者,放置支架可以将卒中复发率从每年的13%降低至7%。

3.减少并发症风险:现代支架设计不断改进,以减少血栓形成和血管损伤等并发症。药物涂层支架的应用例子,通过缓释抗增殖药物,减少内膜增生,进一步降低再狭窄发生率。

在脑卒中治疗过程中,放置支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恢复血流和预防再狭窄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使用需根据具体病情决定,并考虑到个体差异和潜在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