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便秘引发的排便不适:便秘是常见原因之一。当大便较为干燥或硬块时,排泄过程会因阻力增加而不彻底。研究显示,便秘人群中超过30%可能会出现排便不完全的感觉。便秘还会导致肠道变得敏感,从而让直肠不断传递错误信号给神经系统。
2.直肠内残余粪便:若排便时粪块未完全排出,部分粪便停留在直肠内,这可能继续刺激直肠黏膜,导致反复产生排便感。部分人由于排便习惯不佳或姿势问题,例如长时间蹲坐不正确,可能会影响粪便完全排空。
3.肛门括约肌功能异常:肛门括约肌负责控便功能,当其协调性受损时(如盆底功能障碍),粪便可能不能顺利排出。相关调查指出,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中约40%存在排便困难和不完全排便感。
4.肠道炎症或疾病:慢性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可能引起肠壁受损,导致直肠区域敏感度增加。即使没有粪便,也可能产生排便的错觉。
5.心理因素:焦虑或过度关注排便过程可能影响身体对便意信号的处理;压力和紧张情绪也可能间接导致排便感持续存在。
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并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以缓解症状。如果症状长期存在或伴随其他异常体征,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