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括约肌的作用:肛门周围有两层括约肌——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内括约肌是自动控制的平滑肌,在休息状态下保持收缩,维持肛门的紧闭;外括约肌是由骨骼肌组成,受意识控制,可以主动调节其松弛或收缩。
2.排便时的变化:当直肠内压力升高,例如因粪便积累导致扩张时,内括约肌会暂时放松,直肠反射启动,同时大脑信号促使外括约肌适度松弛,使肛门短时间开放。这一系列动作确保粪便能够顺利排出,但需要有配合的用力排便动作,例如腹壁和膈肌的收缩。
3.非排便状态:排便结束后,括约肌迅速恢复收缩状态,肛门重新紧闭,以防止排泄物残留排出。肛门直肠角也会恢复到正常的弯曲状态,进一步增强控便能力。
4.皮肤和神经的支持作用:肛门周围的皮肤和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有助于感知排便的需求,以及判断是否需要排便。这种敏感性在健康状态下非常重要,可以避免误判。
保持肛门及直肠括约肌功能的正常运行需要注意饮食纤维摄入充足、养成规律排便习惯以及避免长期久坐或过度用力排便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