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药物调整:一些降压药可能会引起心悸或心慌的副作用。如患者正在服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或其他类型的降压药,应联系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以便更准确了解心脏功能。
2.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缓解心慌症状。每日应坚持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每次至少30分钟,每周不低于5天。饮食上减少盐分摄入,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比例。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每晚保证7-9小时的睡眠时间。
3.心理健康:焦虑和压力是引发心慌的重要因素。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练习等方法可以有效减轻心理压力。如果心慌频繁且严重,建议就医咨询心理卫生专业人士,必要时进行心理治疗。
4.监测与随访:定期测量血压,并记录心率,注意任何异常变化。定期跟踪随访,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调整治疗方案。
心慌虽常见,但不容忽视。及时就医诊断和采取相应措施,可有效缓解症状并避免引发其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