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乳糖酶不足:在人体内,乳糖酶负责分解牛奶中的乳糖。如果乳糖酶水平低,未消化的乳糖将进入大肠。
2.细菌发酵:未被分解的乳糖在大肠中被细菌发酵,此过程会产生气体和酸,引起腹胀、腹泻和腹痛等症状。
3.流行病学数据: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因人群而异。在某些亚洲和非洲国家,乳糖不耐受的成人比例可能高达50%以上,而在北欧地区,这一比例相对较低。
4.诱发因素: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可能会因摄入乳糖量增加而加重。即使少量的乳制品也可能引发症状。
5.诊断方法:呼气氢试验是一种常用的乳糖不耐受诊断方法,通过检测食用乳糖后的呼出气体中氢气浓度来确定。
6.管理策略:通常建议减少或避免乳糖摄入。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的替代品,例如硬质奶酪或植物基牛奶,可以帮助减轻症状。
定期监测饮食并记录症状变化可以帮助判断是否有乳糖不耐受的趋势。如腹痛持续或加重,建议寻求医疗专业人士的评估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