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过敏反应:一些人对蟹肉中的某些蛋白质过敏,导致消化道不适。此类过敏反应可能会引起轻微到严重的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和皮肤反应。
2.细菌感染:大闸蟹容易滋生细菌,如弯曲杆菌和副溶血性弧菌。这些细菌在蟹未完全煮熟或存放不当时容易繁殖,食用后可能导致腹泻。
3.寄生虫感染:部分淡水蟹可能携带肺吸虫等寄生虫,若烹饪不彻底,食用后会感染寄生虫,引发肠胃问题。
4.高胆固醇含量:大闸蟹富含胆固醇,对于某些消化系统较为敏感的人群,高胆固醇摄入可能会刺激肠胃,导致腹泻。
5.食物中毒:如果大闸蟹在贮藏、运输或处理过程中被污染,食用后可能引发食物中毒,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和呕吐。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建议确保大闸蟹彻底煮熟后再食用,选择新鲜的蟹类产品,并注意个体过敏反应。食用前后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确定具体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