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病毒或细菌感染:胃肠炎通常由细菌如沙门氏菌或病毒如诺如病毒引起。这些病原体会刺激肠道,引发腹泻。每年全球有数百万病例,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更加普遍。
2.饮食因素:某些食物或饮料,如高脂肪食物、咖啡因和酒精,可能会对消化系统产生刺激作用。有调查显示,超过20%的人群对特定食物成分有不耐受现象,例如乳糖不耐受,影响大约65%的全球成年人。
3.慢性肠道疾病: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这些都可能导致长期腹泻。在西方国家,约有1-4%的人口患有这些疾病。
4.药物副作用:抗生素、抗酸药和非甾体抗炎药物等药物可能导致肠道微生物失衡,从而引发腹泻。据统计,服用抗生素后腹泻发生率可高达30%。
5.压力和心理因素:情绪紧张或焦虑可能增加肠道蠕动速度,导致腹泻。一项研究发现,大约12-20%的成人在经历高压事件时会出现消化不良症状。
应注意的是,持续性腹泻可能导致脱水及电解质失衡,这对于儿童和老年人可能尤为危险。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