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结构与材料:心内导管通常由柔性塑料或其他生物兼容性材料制成,直径一般在2到4毫米之间。这些材料能确保导管在进入心脏时不会对血管造成损伤,并能适应心血管的弯曲。
2.使用目的:心内导管可以帮助医生直接观察心脏内部结构,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以便在X光下清晰显示心脏和冠状动脉的形态。它还可用于测量心腔内的压力,收集血液样本,或进行心脏电生理研究。
3.操作过程:通常会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导管通过股动脉或桡动脉插入,逐步推进至心脏。此过程一般需要30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具体时间取决于操作的复杂性。
4.风险与并发症:虽然心内导管是一项常见而且相对安全的技术,但仍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血栓形成或心律失常等。术后须密切观察患者,及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心内导管在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提供了更精确的评估手段和治疗方法,但也需注意术后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