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脏供血不足:心力衰竭时,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器官组织氧气供应减少。这种缺氧状态可能引发胸闷、气短等症状,使得患者感到心理压力增大。
2.代谢产物积累:心衰会导致体内废物和液体堆积,引起水肿、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使患者感到烦躁和焦虑。
3.自主神经系统失调:心力衰竭影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加剧焦虑、心悸等不安症状,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
4.社会心理因素:由于疾病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患者常面临活动受限、经济压力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容易产生抑郁和孤独感。
5.慢性病心理反应:长期患有慢性疾病通常会导致患者对健康的过度关注,出现悲观、失望等情绪反应。
心力衰竭患者需要全方位的管理,不仅要控制心衰症状,还需关注心理健康,通过心理咨询、药物治疗或支持性疗法来缓解心理不适。多与家人沟通,参加支持小组也能帮助改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