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1.过敏机制:人体免疫系统误将虾中的某些蛋白质当成有害物质,释放出组胺等化学物质,从而导致头皮发痒、红肿等症状。
2.常见症状:除了头皮痒外,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皮疹、荨麻疹、面部肿胀、呼吸困难、胃肠不适(如恶心、呕吐)、眼睛发痒和流泪。
3.症状时间:这些症状通常在食用虾后的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出现,但有时也可能延迟数小时。
4.诊断方式:可以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液检查(如特异性IgE抗体测定)来确认是否对虾过敏。
5.处理方法:
立即停食:一旦怀疑是由于吃虾引起的过敏,应立即停止食用虾及其制品。
抗组胺药物:口服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可以缓解轻度过敏症状。
医疗干预:如果症状严重,如出现呼吸困难或喉咙肿胀,应立即就医并根据医生指导使用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
长期防范:确认过敏后,避免食用虾及相关食品,并在就餐前询问食物成分。
对于首次出现过敏反应的人,建议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的治疗和建议,同时未来应注意饮食,避免接触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