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消化系统疾病:
肠易激综合症:此病常表现为腹痛,通常在排便后有所缓解,并伴有排便困难或腹泻。全球约有10%-15%的人口受到这种疾病的影响。
慢性便秘:这可能导致腹部不适和疼痛,排便次数少于每周三次时可被视为便秘。数据显示,约14%的成年人长期受到便秘困扰。
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表现为腹痛、排便困难并可能伴有血便。全球范围内,每10万人中大约有100-300人患有这些疾病。
2.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纤维摄入不足:膳食纤维不足会影响正常的肠蠕动,导致排便困难。一项研究表明,增加纤维摄入量可以改善便秘症状。
水分摄入不足: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促进排便。建议每日摄入至少1.5至2升水。
缺乏运动:规律的身体活动可以促进胃肠道的正常功能。研究显示,进行中等强度的锻炼,如每天30分钟,可以帮助减轻便秘问题。
3.其他可能因素:
精神压力:心理因素如焦虑和压力也可以对肠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排便相关障碍。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抑郁药和阿片类止痛药,可能会引起便秘。
出现腹痛和排便困难时,应关注症状的频率、持续时间以及是否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体重减轻或便血。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纤维和水的摄入,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如果症状持续或严重,应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