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功能性便秘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排便频率减少、大便干结以及排便困难。
功能性便秘通常与胃肠道蠕动减弱、饮食纤维不足、水分摄入不足以及久坐等生活习惯相关。
即使通过肛门灌水刺激,也可能由于直肠和肛门缺乏足够的动力而无法正常排出。
2.直肠或肛门疾病
痔疮、肛裂或肛门狭窄等疾病可能导致排便困难,即使通过灌水也难以顺利排便。
盆底肌肉障碍,如盆底痉挛综合征,会影响肛门括约肌的协调放松,阻碍粪便排出。
直肠前突或直肠脱垂等解剖异常病变也会导致大便潴留。
3.粪便嵌塞
长期便秘可能引发粪便嵌塞,即大块坚硬的粪便堵塞在直肠内,导致灌水后液体只能回流或无效。
粪便嵌塞严重时会伴随腹痛、腹胀,甚至恶心呕吐,需要及时处理。
4.不正确的灌水方法
灌水量过少或水压不足可能无法有效软化粪便或刺激直肠。
水温过高或过低可能引发直肠肌肉不适,反而加重排便困难。
5.其他系统性疾病
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可能影响肠道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导致便秘。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和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可能引发类似问题。
如果出现洗澡时灌水后仍无法排便,应避免盲目操作,以防损伤直肠或肛门黏膜。长期存在排便困难,需尽快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应用药物、或必要时进行肠道清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