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肠道狭窄
肠道内或肠壁外的异常占位,如肿瘤、息肉、炎症性病变等,可导致肠腔变窄,使通过的粪便呈现扁细的形态。尤其是结直肠癌,常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变细和带血。
2.肛门括约肌异常
长期的慢性便秘或盆底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肛门括约肌张力增加,对粪便产生压迫,使其变形。同时,这种情况可能引发肛门坠胀感和不完全排便感。
3.炎性肠病
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在内的慢性炎性肠病,可能导致肠管狭窄和炎症刺激,从而引发大便变细及肛门坠胀。
4.直肠前突或直肠脱垂
这些解剖学上的异常可对正常排便过程造成影响,可能导致持续的排便不适感,并且大便形状发生变化。
5.心理因素
高度紧张或焦虑可能引起肠易激综合征。该综合征容易诱发非器质性原因的排便频率增加、排便不适或形态异常。
6.寄生虫感染或其他微生物感染
某些寄生虫或病原菌感染可能会刺激肠道,引起肛门坠胀和排便习惯改变,但这通常伴有黏液便、腹泻或其他感染症状。
上述原因中,某些情况如肿瘤需要尽早干预以免延误治疗,而功能性问题则可能需依赖长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