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因素:某些食物,如西红柿、甜菜根、红色果冻等,可能会导致大便中出现红色颗粒。这些食物中的天然色素不会被完全消化,从而在排便时显现出来。
2.血液:如果红色颗粒实际上是血液,这可能表明存在消化道出血。直肠或肛门附近的痔疮、肛裂等常见病因都能导致鲜红色血液混入大便。
3.消化不良:有些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如草莓籽、西红柿皮)在通过肠道时可能变成红色颗粒,并且因为这些颗粒没有被完全分解,所以容易粘在肛门周围。
4.寄生虫感染:某些寄生虫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特别是在感染蛲虫或其他肠道寄生虫时,可能会观察到红色颗粒样物质。
5.某些医疗状况: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息肉或其他肠道疾病也可能导致大便中混有血液,从而呈现红色颗粒现象。
如果上述情况一再发生,并伴有其他症状如疼痛、腹泻、体重减轻或疲劳,建议及时进行医疗检查,确定确切原因并获取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