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胃黏膜下肿物一般位于胃壁的固有肌层、黏膜下层或浆膜层,病灶在胃黏膜之下生长,对胃黏膜形成外推作用,而非直接破坏。这种外推性生长使得黏膜形态随病灶隆起,但不会造成表面糜烂或溃疡。
2.常见的胃黏膜下肿物包括胃肠道间质瘤、平滑肌瘤、脂肪瘤、神经鞘瘤和囊肿等。这些病变大多数为良性,生长缓慢,且不侵犯黏膜本身。
3.黏膜下血管异常如静脉曲张或血管畸形,也可能表现为表面光滑的黏膜下隆起。血管异常造成局部膨出,但同样对黏膜没有直接损伤。
4.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异位胰腺。胰腺组织在发育过程中异常迁移至胃黏膜下层,会形成类似肿块的隆起,外观上黏膜光滑且无特殊改变。
胃黏膜下隆起需借助超声内镜和活检明确性质,以判断是否存在恶性风险。无症状的黏膜下隆起通常定期随访即可,有症状或快速生长者需进一步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