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明确胃病类型与病因
胃病是一类疾病的统称,常见包括慢性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不同类型的胃病可能会导致吸收障碍、食欲减退或进食痛苦,从而引起体重下降。需要通过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及其他相关诊断手段明确具体病因,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针对性治疗。
2.改善饮食习惯
少量多餐:每日分5-6次进餐,每次摄取适量食物,以减轻胃部负担。
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辛辣、油炸、高脂肪或过于粗糙的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瘦肉末等。
保持规律饮食: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避免饥一顿饱一顿的情况。
3.合理补充营养
蛋白质:每日推荐优质蛋白质摄入如鱼、鸡蛋、禽肉或豆制品,这类食物不仅有助于体重恢复,也能促进胃黏膜修复。
维生素与矿物质: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和锌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柑橘类水果,有助于胃组织愈合;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复合维生素片剂补充。
高热量食物:添加适量的坚果、全脂奶酪、牛油果等高热量但健康的食物,逐步提升总热量摄入。
4.规律运动与休息
胃病患者常因精神压力大或睡眠不足导致症状加重。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可帮助提升胃肠蠕动功能;良好的睡眠环境和作息规律则有助于胃病恢复,间接改善营养吸收。
5.药物辅助治疗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保护胃黏膜药物或促动力药物,同时若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应按疗程规范抗菌治疗。部分消瘦严重者可短期考虑应用营养补充剂。
胃病消瘦需循序渐进地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长期坚持才能有效恢复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