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结直肠癌的发病年龄特点:
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结直肠癌病例发生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根据统计,90%以上的结直肠癌患者确诊时年龄超过40岁。对于无症状、无家族史的年轻个体,进行肠镜筛查的必要性较低。
2.风险-收益比的权衡:
肠镜是一种侵入性检查,需要进行肠道清洁、麻醉(视具体情况决定)和操作本身,这可能导致肠穿孔、出血等少见但存在的风险。如果没有明显指征,进行肠镜可能会增加医疗负担而无法显著提高健康获益。
3.年轻人肠道疾病的特异性:
年轻人更常见的是功能性胃肠问题,如肠易激综合征,而非结构性疾病(如肿瘤、息肉)。这种情况下,通过调整饮食、生活习惯或药物治疗即可缓解症状,无需通过肠镜手段来明确诊断。
4.筛查指南的支持:
国际和国内多项指南建议将首次结直肠癌筛查年龄设定为50岁,甚至45岁(视具体国家或地区而定),仅对有高危因素的年轻人(如家族史、炎症性肠病)才提前安排肠镜检查。
5.年轻人接受检查的依从性:
由于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过程复杂且检查本身具有一定的不适感,年轻人往往缺乏对此类检查的耐受度和接受意愿。仅在有明确医学指征时才建议进行。
若出现持续性腹痛、大便带血、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长期腹泻等症状,或者有结直肠癌家族史,则需要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是否需要肠镜检查,以免延误诊断。合理安排检查项目是维护健康的重要方式,应结合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