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肌炎定义及原因:心肌炎是心肌的炎症性疾病,可由多种感染因素引起,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细菌性感染是其中一种可能的致病因素。
2.感染与心肌炎的关系:当身体受到细菌感染时,细菌或其产生的毒素可能直接侵害心肌组织,或者通过诱发免疫反应间接导致心肌损伤。持续高热是感染过程中的一个表现,时间较长的高热也可能增加心肌受损的风险。
3.症状识别:如果儿童在感染期间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跳加快或不规则、疲劳无力等异常表现,应警惕心肌炎的可能性。这些症状表明心脏功能可能受到影响,需要及时就医。
4.诊断和检测:心肌炎的诊断需要结合体检、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以及血液检查(如心肌酶)等进行综合评估。医生会根据这些结果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炎,并确定其严重程度。
5.治疗与预防:一旦确诊心肌炎,通常需要住院观察和治疗,治疗目标包括控制感染、减轻心脏负担以及保护心肌功能。对于细菌感染的预防,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已知传染源可以降低感染风险。
细菌性发热感染有可能引发心肌炎,但并非每次发热都会导致此类并发症。关注病程进展和症状变化,及时就医以确保准确诊断和适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