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裸眼视力检查
通过视力表测量远、近距离的裸眼视力。此步骤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视力异常以及其严重程度。
2.验光检查
验光是确定屈光状态的重要步骤,分为电脑验光和插片试镜两种方式。儿童通常需要进行散瞳验光以放松调节系统,获取更准确的屈光数据。散瞳需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整个过程可能持续数小时,部分儿童会出现短暂畏光或看近模糊等现象,属于正常反应。
3.眼轴测量
使用超声仪器或光学生物测量设备评估眼球前后径长度(即眼轴)。眼轴增长过快是近视进展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高度近视风险较高的儿童中尤为重要。
4.角膜曲率测量
测量角膜表面的弯曲度,用于排除圆锥角膜等异常,并计算散光度数。这一步骤有助于选择合适的镜片设计。
5.眼压测量
应用无创方法检测眼内压力,排除青光眼或其他因眼压异常导致的问题。尽管儿童青光眼少见,但这一环节仍具有意义。
6.双眼视功能检查
包括集合能力、调节幅度、双眼视平衡等多项测试,可以评估双眼协作情况。这对选择合适的矫正方式和预防斜视、弱视有重要作用。
7.眼底检查
借助眼底镜检查视网膜、视神经与黄斑区的健康状况,排除眼部病变如视网膜脱离等问题。如果近视度数过高,这一步尤其重要。
8.生活习惯及遗传史评估
医生可能询问日常用眼习惯、户外活动时间及家族遗传史,以评估近视发展的潜在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儿童配镜不仅仅是纠正视力,更关系到视觉系统的长期发育。在验配过程中,应定期复查,关注近视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