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手术治疗:适用于早期局限性病变,尤其是I期和II期。研究表明,完全切除病灶后5年生存率可达50%-80%。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具体选择由病灶大小、位置及患者肺功能决定。
2.放射治疗:对不适合手术的早期患者可选择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局部控制率超过90%。对于晚期患者,放射治疗也可用于缓解症状,如缓解骨转移疼痛或脑转移相关症状。
3.化学治疗:广泛用于局部晚期和IV期病变。含铂双药方案(如顺铂联合培美曲塞)是标准一线治疗,可提高中位生存时间约4-6个月。辅助化疗在术后高危复发人群中也能显著改善生存率。
4.靶向治疗:携带特定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可获益于针对性的靶向药物。例如,EGFR突变的患者可应用埃克替尼或奥希替尼;ALK融合基因阳性者可使用阿来替尼或克唑替尼。靶向治疗能提高客观缓解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5.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如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适用于部分无法通过其他治疗获益的患者,特别是在PD-L1高表达的肿瘤中更为有效。数据显示,某些患者长期生存率甚至超过20%。
个体化治疗策略是关键,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优化治疗计划。在治疗过程中,还应关注可能的副作用管理,以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