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麻醉前评估:
手术前需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病史采集、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以及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肿瘤位置、大小和周围组织受累情况。
若畸胎瘤为巨大肿瘤或者压迫重要器官(如心脏、大血管),需充分评估可能引起的麻醉风险,如呼吸困难、心功能障碍等。
2.麻醉方式选择:
全身麻醉是最常见的选择,尤其是当畸胎瘤位于深部解剖部位(如腹膜后、纵隔区域)或需要较大创伤的手术操作时,全身麻醉能够提供全程无痛体验,并便于麻醉医生根据手术进展调节麻醉深度。
区域麻醉(如硬膜外麻醉、椎管内麻醉)适用于小型表浅畸胎瘤切除手术,特别是位于下半身或四肢的病例。这类麻醉方式创伤小,但高位肿瘤不适用。
3.手术中麻醉管理:
术中需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常使用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以维持正常氧合。针对腹膜后或纵隔巨大畸胎瘤的病例,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气道受压,需要随时调整呼吸支持参数。
监测生命体征是术中麻醉的重要环节,需连续观察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及二氧化碳分压,同时对循环系统改变作出快速反应。如果血流动力学因肿瘤摘除而急剧变化,可能需要紧急输液或输血干预。
4.特殊考虑:
儿科患者的畸胎瘤手术麻醉更需注意,因为他们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对麻醉药物的代谢能力有限,因此剂量和监护要求更加精确。
如果畸胎瘤伴有恶性表现(如卵巢畸胎瘤恶变),某些患者可能存在生理储备功能降低、营养不良或其他合并症,这也增加了麻醉管理的难度。
术后需继续密切监测患者的恢复情况,包括呼吸功能、循环状态及手术伤口恢复情况,必要时给予镇痛药物减轻术后疼痛或防止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