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示踪剂注射:在骨扫描开始之前,需通过静脉注射少量的放射性示踪剂。通常使用的是一种与磷酸盐结合的放射性元素。该示踪剂会在体内循行并被骨组织吸收,尤其是代谢活动增强的区域,如癌细胞转移的部位。
2.等待时间:注射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通常为2至4小时,以便示踪剂充分在骨骼中分布。在此期间,建议饮水以加速多余示踪剂经尿液排出,同时也可以提高成像的清晰度。
3.扫描过程:患者需要躺在扫描床上,身体尽量保持不动。特殊的相机(伽马照相机)会在身体周围移动,捕获体内放射性示踪剂发出的辐射信号,生成骨骼图像。整个扫描过程约需30至60分钟。
4.图像分析:扫描所得的图像将显示体内示踪剂的分布情况。正常情况下,示踪剂均匀分布于全身骨骼,但在癌细胞侵袭的骨骼区域,示踪剂会出现异常积聚,形成“热点”影像,提示骨转移可能性。
骨扫描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来评估前列腺癌的骨转移情况。扫描过程中涉及的辐射量较低,通常不会对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妊娠女性则需要告知医疗人员,以避免潜在的风险。通过骨扫描,能够提供关于癌症扩散的重要信息,有助于制定治疗计划和预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