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角膜炎的常见原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感染,以及外伤、干眼症或免疫系统异常等非感染因素。针对不同病因,治疗方式存在明显差异。例如:
细菌性角膜炎通常首选抗生素滴眼液,但若感染严重或者出现角膜溃疡等并发症,可能需要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
病毒性角膜炎主要依赖抗病毒滴眼液治疗,吊水治疗效果有限,一般只有合并继发细菌感染时才考虑使用抗生素输入。
真菌性角膜炎需要抗真菌药物治疗,轻中度病例多采用滴眼液,重度感染则可能需要全身治疗,包括静脉输液。
如果角膜炎是由阿米巴原虫等寄生虫导致,则通常需要专业的局部和全身联合抗感染治疗。
2.静脉输液在角膜炎治疗中并非一线选择,仅在以下情况下适用:
感染范围广泛且局部用药难以完全覆盖,例如深层角膜感染或伴随玻璃体炎。
患者全身免疫力较弱,如糖尿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病情进展迅速,需要全身治疗增强疗效。
滴眼液刺激性强或无法耐受,或患者因特殊原因无法配合局部给药。
3.不适当滥用输液可能带来副作用,例如增加药物不良反应风险、引起静脉炎或其他输液相关并发症。如果医生建议使用静脉输液治疗角膜炎,应明确病因并充分评估利弊。
角膜炎的治疗应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化制定,切勿自行判断治疗方案,以免延误病情或加重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