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风邪侵袭:面瘫多发生于面部神经受凉之后,中医称之为"风邪入络"。外界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尤其是在头面部,使得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导致面部肌肉失去濡养。
2.气血亏虚:身体内气血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面部肌肉是否能正常运动。体质虚弱者或久病体衰者,气血不足,无法荣养面部经络,易致面瘫。
3.肝火上扰:情志不遂或长期精神压抑,可导致肝火上扰,进而影响面部经络的通畅。此时,气机逆乱、痰热内生,也可引起面瘫。
4.脾胃虚弱: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饮食不节或脾胃功能失调,则无法为全身提供充足的气血,从而面部经络失养。
5.湿痰阻络:体内湿气较重或痰浊内生,易阻塞经络。湿痰困阻面部,使得气血运行不畅,引发面瘫。
面瘫的中医治疗通常根据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采用活血化瘀、祛风散寒、补益气血等方法来改善症状。注意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受凉,以及合理的饮食和作息,对于预防和辅助治疗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