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五十肩的发病机制包括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慢性炎症反应,尤其是肩袖、滑囊等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区域可能会形成纤维化或粘连,从而限制了肩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2.患者通常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急性期,持续数周至数个月,表现为剧烈的肩部疼痛,尤其是在夜间和活动时加重;第二阶段是冻结期,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疼痛逐渐减轻,但由于粘连形成,肩部僵硬感增强,持续时间可能长达数月;第三阶段是恢复期,疼痛和活动受限逐步改善,恢复时间因人而异。
3.诊断通常依赖临床症状、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或MRI来排除其他肩部疾病。治疗方法多样,包括物理治疗、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局部注射激素等。自我管理也是重要的一环,比如通过温暖湿敷或适当的肩部锻炼来缓解症状。
五十肩虽可导致显著的不适与功能障碍,但大多数患者经过适当的治疗和康复后能够恢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肩关节,避免过度使用和不当姿势,有助于预防此类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