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密度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疾病。随着骨强度减弱,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在髋部、腕部和脊柱。
2.脊柱是骨质疏松症常见受累的部位之一,发生压缩性骨折时,会导致椎体变形。这种变形可能造成急性或慢性腰痛,并伴有背部疼痛、身高缩短及姿势改变等症状。
3.一些研究显示,约三分之一的女性和五分之一的男性在50岁以上会因为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而产生相关症状,而腰痛则是这些患者中一种普遍的临床表现。
4.骨质疏松症通常没有明显早期症状,但通过定期骨密度检测可以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双能X线吸收法是评估骨密度的标准方法,有助于判断骨折风险。
5.骨质疏松的管理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适当运动及生活方式改善,以增强骨密度和减少骨折风险,从而缓解或预防与之相关的腰痛。
骨质疏松症可显著增加腰痛风险,特别是由于脊椎压缩性骨折。定期检查和综合管理对预防骨质疏松相关腰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