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瘫痪通常由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这会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自主神经系统负责调节心率和血管收缩,以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当其受损时,身体难以快速调整血压以适应体位变化。
2.肌肉泵作用缺乏:健康个体在改变体位时,腿部肌肉收缩有助于将血液从下肢推回心脏,这是所谓的“肌肉泵”作用。瘫痪患者由于肌肉无法正常活动,这种帮助血液循环的机制被削弱,使得在站立或坐起时下肢血液滞留,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发低血压。
3.血管调节能力下降:长期卧床或缺乏运动会导致血管对位置变化的反应迟缓。在站立或从卧位转为坐位时,血管需要快速收缩以防止血液过多地流向下肢。瘫痪患者往往缺乏这种快速调节能力,导致血压下降。
瘫痪患者的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肌肉泵作用缺乏以及血管调节失灵所致。管理上应包括逐渐增加体位变化的频率和幅度,以减少症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