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感染性疾病
输尿管粘膜发白可能是由于尿路感染导致。感染会引起局部组织充血、水肿,随着病程发展,可能出现间质胶原增生或纤维化,从而导致表面颜色改变。此时患者可能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感染症状。
2.结石刺激
输尿管结石是另一种可能的原因。结石在输尿管内摩擦会损伤粘膜,造成炎症反应,慢性刺激可导致粘膜增厚或纤维化,出现发白的现象。部分患者还可能表现为剧烈的疼痛和血尿。
3.慢性炎症
慢性非感染性炎症如输尿管炎症性狭窄,也可能导致粘膜结构和颜色的改变。这通常是因为长期的炎症过程引起组织修复和纤维化所致。
4.肿瘤或异常增生
良性或恶性肿瘤也可能使输尿管粘膜区域出现颜色变化,如发白或其他不正常的表现。尤其是鳞状上皮癌变,可导致粘膜角化增厚,使其看上去呈发白状态。
5.药物或化学刺激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或接触化学物质也可能对输尿管粘膜产生刺激作用,引发粘膜结构的改变,出现颜色发白的现象。
6.其他因素
罕见情况下,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紊乱)也可能对输尿管粘膜产生影响。输尿管镜操作后局部出血或痂皮形成,脱落过程中也可能短暂出现粘膜颜色发白。
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实验室检查(尿液分析、尿培养)、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以及必要时的输尿管镜检查综合分析原因。如果发现输尿管粘膜发白,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合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