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肺结节的大小是判断性质的重要依据之一。通常,小于5毫米的结节较少恶性可能,而大于8毫米的结节恶性概率会显著增加。10毫米的结节属于中等至高风险范围,需要精准分析。
2.结节的生长速度是另一个关键指标。良性结节通常变化缓慢,而恶性结节则可能在短期内快速增大。例如,恶性肿瘤的倍增时间多为20-400天,而半年即6个月(约180天)的增长符合这一特性。
3.影像学表现可提供更多线索。边缘毛刺、分叶状改变、内部出现钙化、有空洞形成或血管聚集现象等,恶性可能性更高。而规则、光滑的边界以及典型的粗大中央钙化特征,则更多见于良性病变。
4.风险人群和其他因素不可忽略。吸烟史、职业暴露(如长期接触石棉或放射性物质)、家族癌症史,以及年龄大于50岁,均可能增加恶性结节的发生率。
5.医学评估一般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胸部CT动态观察结节变化;若怀疑恶性可能,可采用PET-CT明确代谢活跃度;必要时进行穿刺活检或者手术切除以明确诊断。
早期发现的恶性肺病变治愈机会较大,但也需避免过度紧张,因为部分良性病变如炎性肉芽肿亦可能呈现相似的生长模式。应尽快就医,根据专科医生建议安排后续检查。